秋分之日,二十四節氣中我前三喜歡的時節,有那麼一說今日晝夜等長,紐約這天風和日麗,氣溫回升,其實頗有夏季尚未離開之感。秋分之日恰好是公寓的包裹日,上週訂的台灣空運來的真空包無刺虱目魚肚,昨夜下單的全雞和生鮮,或者飄在海上數週的貨品,全數在這天報到。
全雞做湯溫補,虱目魚肚拆封一份油煎餘下的擇日熬粥,炒個蒜味玉米筍菠菜,最後用卵白卵黃分離的雙色玉子燒點綴,象徵秋季均分的一日。
湯才喝下第一口身體的覺知全數開啟,還是自己燉的湯最好了。今天做藥膳竹笙花菇,湯清甜香氣深邃,真好喝。燉雞沒什麼了不起,但要喝得欲罷不能並且身心療癒,其實工序繁複。媽教過我一次,這麼多年一直不敢懈怠的照做。全雞滾水汆燙去血渣,再用活水洗淨鍋具和雞身,一邊巡守般用指腹撫摸雞皮找雞販落勾的雞毛一一拔除。藥材的選擇及比例很看經驗,或許因為從小喝補湯的關係,對喜歡的藥膳味偏好特定,同時對懂藥材且家中總有常備份量的深深著迷。為了不讓實用的人擱口,桂枝一類切得細碎亦不因久煮軟化的藥材得放進紗布袋,塞入雞肚,手邊尋無紗布袋時,咖啡濾紙或茶葉包會是你的好幫手(每日手沖最不缺的就是濾紙了)。被各式料頭左擁右抱的全雞看上去春風滿面,我也總是還沒開始燉就嗅到成果了。
秋分之日燉雞給自己也有種善待生活的溫柔。